潘友茂,男,字一也,号一也居士,室称莲塘草居、守愚斋。重庆云阳人,生于1948年3月,毕业于西南师大历史系。自幼酷爱武术、气功,以及书画、器乐、文史和金石篆刻,执着不懈追求,均有很高的造诣。
1975年,从蜀山无极逍遥派宗师梁守渝先生习练“心意六合八法拳”和“大鹏气功”,兼练陈氏和杨氏太极拳拳、剑套路。在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练就了一身碎砖断棍的强健体魄,而且懂得了不少太极哲理和处事之道。从而更加执着地深入地学习钻研太极前辈的拳谱、拳论以及老、庄、易等传统哲学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入、不断进步。练至六年左右,大鹏功开始衍生为自发动功,动功中出现自发放松、拔长全身躯干以及四肢所有肌肉、韧带以及关节。继而骨气内敛,劲力生发,骨内酸、麻、胀、疼,非猛烈拍打不得消除。久之,全身抗打能力逐渐增强,柔韧度逐日增加;劲力逐月大涨;速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拳势逐渐步入开合大度、圆润自然、柔化刚发、节奏鲜明之高深境界。用“静若山岳、动若江海、慢若移云、畅若流水,快若闪电、刚若崩雷”喻友茂其拳之风格特点,实不为过。在2006年香港国际中华武术节和2006年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峰会的名家表演中,作为特邀嘉宾的潘先生在演练太极拳时,虽已年近花甲,却依然身手蹻健,松柔圆和中轻灵沉稳;劲力弹抖间快猛刚烈,深受好评,并荣获散手道“名家奖”。2007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武术书法家”,2008年被评为“世界武林百杰”。
在三十来年练功、练拳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建了自发动功“一也太极龙游桩功”。又在练拳、推手以及散打实践中摸索创建了具有鲜明独特风格的“一也太极十三势(分柔化和刚猛各一套)”、“一也太极龙游掌”(一路、二路)等套路以及配套的功、拳结合的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同时开始建立起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理论体系;清晰定义了在太极运动理论中容易被模糊、容易被混淆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并反对在武术柔韧训练中普遍的“硬拉硬压”的不科学的柔韧训练方法。主张以“拳为载体,功为内涵,二者兼修,不可偏废”的观点。其所撰有关太极拳刚、柔互替、旋升,永无止境的理论被载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华名人格言》真理与哲理部分,并获“优秀格言”殊荣。
在功与拳的教学过程和实践中,成功地体现了一也太极龙游桩功和一也太极拳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疑难病症方面的良好作用和出色的快速而没有反弹的减肥效应。而且在柔韧方面,无论青少年、中年人甚至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通过太极龙游桩功的练习,也能较快的且在平和安逸的练功过程中达到较好的,甚至于很高的柔韧度,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友茂还深切体会到太极气功和太极拳就是一部活的、实践中的哲学思想,通过对太极功法的深入研习和悉心体验,可以使人获得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切理解和丰富的人生哲理,从而令人更加平和、善良、敏捷而富于函养,对社会的稳定、对家庭的和睦、对子孙的教养都有百益而无一害。
现任职务: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理事、加拿大S·Y·L武术学院顾问、中国散手道协会副主席、一也太极和太极龙游桩功创始人、散手道黑带八段、世界著名十大武术书法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网终身顾问、广东东莞可园博物馆高级顾问。